心臟早搏診斷與治療
靜態心電圖是診斷心臟早搏的基礎檢查。由於早搏是陣發性的,一般靜態心電圖未必能及時診斷。醫生可能須通過一系列檢查進行診斷,包括動態心電圖監測(24小時、7天,甚至14天)、運動心電圖(跑步機)、植入式心律監測晶片(循環記錄儀)等。這些檢查可評估早搏的根源、頻率、持續時間及發生模式,幫助醫生制訂治療方案。
事實上,並非所有早搏都屬病態,偶發間歇性早搏常見於一般正常人。若早搏頻率低(低於心搏總數1%)、患者無症狀、無結構性心臟問題,並不需要治療。但若早搏頻率過高(高於心搏總數10%),就需要重視了,長遠可能會影響心臟功能或導致心臟衰竭。
常用治療早搏的藥物有Beta受體阻斷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可有助減少早搏的發生頻率,但無法根治早搏,且可能帶來副作用,如低血壓、心跳過慢、頭暈、疲倦等。對於服藥療效不佳或無效、服藥有副作用、不想長期服藥、希望通過手術作一線治療的頻發早搏患者,或因早搏引起併發症(如心臟衰竭或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適合考慮導管消融手術作為一線治療方案。
導管消融手術是一種治療心律疾病的局部麻醉微創手術,治癒早搏成功率達80至90%。醫生會在患者大腿腹股溝股靜脈進行微創穿刺,將消融導管放置於心內。經過心臟電生理檢查,找出早搏的根源,配合電腦導航系統精準定位後,可通過射頻消融導管高頻電流產生的熱力(射頻消融),或冷凍消融導管內灌注零下80度液態氮產生的低溫(冷凍消融),消融引起心律失常的心臟細胞,達到根治效果。
手術成功後,患者毋須長期服藥,且嚴重併發症風險低於3至4%。僅少數情況下,手術有機會復發或需接受第二次手術。
撰文者:心臟科專科陳杰醫生
文章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心聲心事 — 心臟早搏診斷與治療》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