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报导

何谓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 心脏科专科陈杰医生

何谓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形式之一,其病理机制是由于短暂心跳减慢或血压下降,导致通向大脑的血流量突然减少,继而引发短暂意识丧失。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主要由于身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射机制问题引起的。当身体对某些内在或外在触发因素产生过度反应时,可引致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跳迅速减慢或短阵停搏,最终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晕厥。常见触发因素包括情绪压力(恐惧、焦虑)、疼痛(经痛、腹痛、创伤性痛楚)、长时间站立、情景触发(咳嗽、急大小便、打针、抽血)等。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很常见,尤其青少年(特别是女性)、焦虑症或抑鬱症患者。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一般属良性,普遍人群中的平均盛行率为22%,佔所有晕厥类型约29%。35至60岁人群中,约35%至少经历过一次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到60岁时,42%女性和32%男性至少经历过一次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发病率峰值出现在青春期和60岁后,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1.5倍。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特徵是意识突然丧失,通常患者在晕厥前会感到头晕、恶心、呕吐、冒汗、心悸、胸部不适、视力模糊等。少数患者意识丧失后出现短暂的肢体抽搐或大小便失禁。多数患者会短时间内(几秒钟至几分钟)恢復意识。患者清醒后亦可能经历短暂意识混乱、疲劳、四肢无力等症状,一般不会有持续或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

医生主要依赖临床病史和身体检查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有时亦会透过其他辅助检查排除心源性、脑源性晕厥病因。治疗重点是避免脱水,如果出现早期症状,应採取物理反压动作,即平卧、提高并交叉双腿,以增加血液回流心脏和脑部。严重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或心脏起搏器治疗。

文章來源:信健康 |《何謂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

如欲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于我们联络。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