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brochure

Vasovagal Syncope - Information brochure



什麼是迷走神經性昏厥?

迷走神經性昏厥是反射調節性昏厥的其中一種。

迷走神經支配大部份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心臟等器官的運動、感覺及腺體分泌,當受到刺激時,心跳會變慢、血壓降低,血液進入腦部的量會顯著降低,患者常會視力模糊,眼前一黑,接著失去意識。而且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但多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


其他反射調節性昏厥

    情況性昏厥是上廁所、吞嚥或用力咳嗽導致的暈倒

    頸動脈竇過度敏感受到壓力刺激會影響到心跳導致暈倒,常發生在按摩頸部位時


迷走神經性昏厥的誘發因子

    受到驚嚇、情緒緊繃(常見的因素是看到血、抽血打針時)

    炎熱、疲勞、站太久

    突發疼痛(例如肚痛、經痛)


迷走神經性昏厥的徵狀預告

    先出現頭暈,冒冷汗,臉色發白,甚至出現耳鳴的不舒服狀況

    接著視力模糊、眼前一黑

    但只要坐下、躺下便會逐漸恢復


其他引起昏厥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或排除:

心因性昏厥

    心臟無法打出充足的血液供應腦部所需,因此造成昏厥

    常見的疾病有:心律不整造成心跳太快或太慢、或心結構上的疾病比如說心臟瓣膜狹窄,這時昏倒就會是重要的前兆,必須盡快治療


自律神經功能不全,造成姿勢性低血壓

    這類昏厥常發生在有糖尿病、腎病、退化性疾病(如:巴金森氏症)

    這些病人的末梢血管容易發生病變,當改變姿勢時(坐著、躺著或著蹲下時),突然起身會導致血液無法回到腦部,就會導致頭暈目眩或昏厥


預防迷走神經性昏厥

    日常盡量避免站立時間過長、脫水等即可

    建議平時養成多喝水和運動的習慣


迷走神經性昏厥的診斷方法

臨床症狀評估

會根據病人昏倒前的症狀、發生的頻率、多久後醒來,以及什麼情況下昏倒(比如突發疼痛、改變姿勢、如廁後)、有無相關疾病,也會根據一些檢查來判斷患者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昏倒:


常用檢查

    靜態心電圖

評估是否有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24小時持續性心電圖(動態心電圖)

評估是否有心律不整造成心跳太快或太慢

    心臟超聲波

觀察是否有心臟結構上的病變如心臟瓣膜狹窄

    傾斜床測試

可以幫助診斷姿勢性低血壓

患者平躺在可控制傾斜角度的檢查床上10分鐘,持續監測心律及血壓,接著將床往上傾斜60度(頭高腳低),觀察是否產生症狀

一般人採這個姿勢血壓會上升,但有姿勢性低血壓者血壓反而會往下掉


注意:如果昏倒太頻繁、沒有明顯誘發因子,而且醒來後還是感到身體不適,包含胸痛、呼吸不順等,或原本就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引起心臟疾病者,就要注意是否有其他重大原因引起昏倒。


治療迷走神經性昏厥

一般而言,常見的迷走神經性昏厥是良性的,通常平躺休息後就會醒來,沒有生命危險,不需要特別治療。當出現暈眩徵兆時,病人可將雙腿交叉站立,雙手互扣向外拉,並咬緊牙關,這樣可提高血壓,避免暈倒。


資料只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向您的醫生查詢。

下載香港心臟專科中心_迷走神經性昏厥_資訊小冊子.pdf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