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科医生团队 配合公营医疗 守护基层市民健康
以心待人 重视患者身心需要
心脏病风险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35至44岁的香港人当中,罹患心脏病的比率仅0.4%;但到了65岁及以上,已激增至9.1% ,亦即接近每十人便有一人患上心脏病。卫生署资料显示,心脏病为全港第三大杀手,仅次于癌症及肺炎 ;在人口老化的香港,心脏病个案只会有增无减,然而本地公营医疗系统已是超负荷,因此私家心脏科医生的角色便十分重要,既可帮助市民及患者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脏病,也能跟进之后的复康过程,与公营医疗互补,为患者带来完善的医疗服务。
高龄、三高(高胆固醇、高血压及高血糖)、肥胖及有吸烟习惯等,也可增加心脏病风险,而不少香港人也有上述高危因素,很大机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1。因此早于十六年前,心脏科专科罗君健医生已了解整体社会对心脏科服务的需求,便成立香港心脏专科中心。成立之初,诊所由一位驻诊医生;扩充至今五位驻诊心脏专科医生,以服务港九新界的患者。 「五所诊所分别位于中环、佐敦、观塘、沙田及元朗,另外两间心脏诊断中心分别提供心脏超声波、运动心电图、心脏电脑扫描、X光、24小时心电图、间歇性心电图及24小时血压监察等仪器,为市民带来一站式服务。」罗君健医生说。
配合各类检查服务 减省患者轮候时间
患者如需接受影像诊断,可直接在诊所附属的诊断中心进行,能减省等候时间。诊所开设于不同社区,希望患者不必舟车劳顿,也可在所属或邻近社区求诊。现正轮候公营心脏专科治疗的患者,于排期时也可选择私营医疗服务,不怕因耽误治疗而影响病情。
目前香港市民于公立医院排期接受心脏超声波或心脏电脑扫描,随时要等待二至三年;因此私营医疗机构可与公立医院相辅相承,照顾排期当中的患者。在私营诊所中,患者可获得紧密的医学监测及治疗。罗君健医生建议,患者可先考虑在私营心脏医疗中心检查,尽快获得详细报告,有助及时跟进病情;如发现病情恶化,患者可以即时与诊所医生商量治疗方案。如患者需要进行手术,若有经济的困难,医生亦可写转介信助患者到公营医院排期,一切以患者意愿为依归。
二十岁后宜做一次心血管检查及风险评估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病,这亦是本地最常见的心脏病死亡原因,近年更有年轻化趋势。心脏科专科梁世宙医生表示年轻的冠心病患者并非罕见的情况。
他忆述曾治疗过一名20多岁的男性冠心病患者,令他记忆犹新。当天晚上十时,患者因为心脏停顿而被送入院,最初怀疑是否心肌炎或其他遗传性心脏病问题。因为年纪比较轻,身形标准,没有三高或其他病历史 。经心导管检查后,发现三条冠状动脉已严重收窄,必须进行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俗称「通波仔」手术,事后验血才发现是胆固醇过高所引致,相信和遗传性胆固醇过高有关。
此外,梁医生亦治疗过另一个将近40岁的男性冠心病患者。患者病发前经常运动,是一名马拉松选手。当日刚跑完马拉松全马到达终点时病发,同样是心脏停顿,三条冠状动脉严重收窄必须进行紧急「通波仔」手术,最后发现是遗传性胆固醇过高。患者很多时认为自己年轻或者本身有做运动相对比较健康,所以从来没有接受过身体检查。其实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20岁后宜做一次心血管检查,例如量血压、体重及抽血验血糖和血脂等用作评估心血管的风险。如果初步检查正常,可以隔四至六年再作检查,但如果结果「掷界」或岀现异常,就须按情况进行覆检。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梁医生的座右铭,因为心脏科经常有紧急个案,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在高压环境下做紧急「通波仔」手术须尽快作出正确判断。另一方面,很多慢性冠心病的患者在覆诊时会提出心口不适的病征,但有时并非典型心绞痛,所以要做一些心脏测试去评估患者的病征是否和冠心病有直接的关系,是否需要「通波仔」手术,以免造成过度治疗。梁医生指出确实遇过不少病人的心口不适未必一定因为冠心病所引致,有一部份病人的病征可能和情绪有关。医生如能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及情绪状况,便可推断影响病情的部分原因,因此他致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现时梁医生致力与患者分享健康生活贴士,鼓励患者培养运动习惯。 「我每星期至少有两天会早起做运动,毕竟自己也是心脏科医生,要成为患者的榜样。有时候在街上跑步时碰上患者,便可以让患者知道,医生都会身体力行。」
人性化健康饮食模式 勿让戒口变苦差
心脏科专科梁维峰医生同样注重健康生活模式,他认为不仅是心脏病患者,一般市民亦应采用近年大热的「三低一高(低脂、低盐、低糖及高膳食纤维)」及零反式脂肪饮食模式 ;有心脏病患者遵从这个方法后,的确可令三高指数即时下降,可见有其功效。 「曾有高胆固醇患者不愿服药,于是选择严格戒口,已维持理想的三高指数。但最后他宁愿服药,放弃戒口,因为他已连续三个月只吃烚熟食物,实在难受。」梁维峰医生建议市民要量力而为,可自行烹调「三低一高」食物,出外吃饭时则选择相对健康的餐单,再配合药物的帮助,已足以控制三高指数。
至于如何让患者接纳医疗及生活上的建议,梁维峰医生的做法是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友,对心比心,彼此更为互信。梁维峰医生说:「增加跟患者甚及家属间沟通,可于言谈间知道患者的心事,或是与家人的关系。一旦发现病情转差与情绪有关,便可作出疏导。」他觉得医治心脏病,也要关顾患者的「心病」,才算是完整的治疗。
「中五的时候已经想做医生,原因我不想做一份整天坐在办公室的工作,亦不想从商,加上对生物有兴趣,于是顺理成章选择了医科。」 梁维峰医生最初认为外科较常做手术,似乎与患者交流不多,便跑到内科学习,但渐渐感到只处方药物给患者,也是乏味,于是选择了既可做手术,也能跟患者沟通的心脏科。在心脏科工作殊不容易,常有紧急个案出现,不过梁维峰医生天性冷静,在高压情况下,仍能沉着处理。 「每次急救时,只要想着所做的选择也是为患者着想,便可平静下来,不受压力影响。想得太多,只会愈想愈惊,反而更为不利。」
心脏病是和时间竞赛
的确,不少心脏病患者送到医院时情况已很恶劣,心脏科专科李健棠医生坦言,很多时都是和时间竞赛,要尽快急救来减低心脏受损程度;成功救到患者固然满足,但有时也难免看着生命消逝。他说:「有一位六十岁的严重心律不正及心脏衰竭患者,虽已植入心脏除颤器,病情仍然每况愈下,导致除颤器经常发电,令患者苦不堪言。后来患者要求关掉仪器,任由心脏病发作,最终因而死亡。这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医生的局限。」
正因如此,李健棠医生面对每个患者,也是尽力而为,希望不留遗憾。从医多年,李健棠医生不忘初心,他提到小时候已立志当医生,理由十分简单︰「小时候住在柴湾,看着东区医院兴建,于是很想进去当医生。及至中学选科,在当医生和音乐发展之间作出选择,最终还是决定读医,觉得可救急扶危,对我而言更有意义。」但来到如今的阶段,他明白个人能力有限,没可能医治到所有心脏病患者,于是近年加入香港先天性及结构性心脏病学会成为理事会成员,积极推广健康教育,希望公众可认识心脏手术及药物的新方案。
「以往治疗退化性心瓣疾病或是大动脉心瓣收窄等,患者必须经历全身麻醉、接受开胸心脏瓣膜手术,虚弱及年老患者体质根本无法承受,只能接受保守治疗,但效果未如理想。来到今时今日,这些患者已可进行微创手术,不必冒着严重的手术风险。因此学会希望更多人了解新疗法,患者在治疗路上可有多一个选择。」
另外,李医生也提到心源性猝死:「35岁或以前的病发个案,大多是遗传性心脏病;35岁或以上的则多是冠心病。两者平日可能没有症状,可是一病发就后果严重。」李健棠医生建议市民做身体检查,如已知家人有遗传性心脏病,或是本身为运动员及马拉松跑手,在接受训练和比赛前,更要先作验身,以免练习或比赛时心脏突然承受负荷而压垮。
房颤中风机会高五倍 及早治疗减风险
除了冠心病,心房颤动(AF)亦是本地常见心脏病之一 ;心脏科专科江振昌医生表示,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征并不显眼,加上大多数人对此病认识不深,因此确诊时往往已届后期,甚至已出现并发症如中风。因此江振昌医生总是花很长时间向患者解释病情及影响,希望患者明白提早治疗的重要性。
本地一个逾万名五十岁或以上人口参与的心电图普查发现,267名市民患上心房颤动,当中60人并不自知患病。 「最初患者可能感到心悸,但症状对生活影响轻微,故予以忽视。其实心房颤动可增加中风风险五倍4,或会引致伤残甚至死亡﹗心房颤动亦有机会诱发心脏衰竭及手脚血管堵塞等,最严重可能需要截肢。」江振昌医生补充指,心房颤动病情耽误愈久,便愈有机会影响心脏结构,因此及早确诊并接受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在医学昌明的今天,治疗因心房颤动引起中风的方案亦很多。江振昌医生说:「有针对性药物可控制心律,薄血药亦能减低中风机会,但部份患者服药效果不理想,或有需要进行手术如射频消融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以控制心律,左心耳封堵术则有助减低中风危机。」传统薄血药限制多多,患者需严格戒口及定期验血以调节剂量,至于新一代薄血药就较少限制,患者只需均衡饮食即可,亦不必经常调校剂量,可大大增加用药依从性。
「除了用药,患者也要有适量运动来促进心肺功能。但很多心房颤动患者不敢乱动,怕心脏负荷不了。我会跟他们解释,可选择较温和的运动,只要避免受伤流血便可。当然最好于展开运动前和我商量,便最安全。」江振昌医生认为,要了解患者的意愿及忧虑,才算是真正帮助他们。 「昔日医生对待患者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关系,所有决定也由医生一人掌握。但时移世易,现代医患关系更着重沟通和了解。」他指有时医生认为的最佳方案,未必符合患者的需要,因此他每做任何决定前,定必跟患者有足够沟通,了解对方需要,再共商最合适的方案。
以上几位医生的共同点是,坚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真诚地看待每一宗个案。固然治疗各种心脏病的药物与技术日新月异,但医生也要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才可作出最适切的判断,帮助患者重拾健康和生活质素。
文章来源:信报
如欲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于我们联络。
联络我们